現在,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糖尿病與相關用藥吧!
2021-09-29
糖尿病,是一種現代常見的文明病,全球每11個人中就會有1人受糖尿病影響,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(IDF)的最新數據,2019年全球約有4.63億成年人罹患糖尿病,這些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或飲食控制,而罹患糖尿病除了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、中風外,也會導致失明、腎衰竭以及截肢的風險。
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以及升糖素平時負責調節體內的血糖平衡,但如果胰島素量不足,或是胰島素無法發揮功能時,體內無法調節體內血糖的平衡,造成高血糖的狀況,就會演變成糖尿病。想像體內器官一直浸潤在糖水中,長期下來一定會出問題,因此高血糖會產生許多併發症,像大血管病變(如中風、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)、小血管病變(如腎病變、視網膜病變等)以及傷口不容易癒合等等。初期症狀輕微的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,病人可先從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開始嘗試,若血糖還是無法控制在目標內,就會需要藥物來進行治療了。
目前常見用於控制血糖的藥物大致分為口服與皮下注射2種
哪一種是第一線用藥呢?新穎的皮下注射藥物又是什麼呢?
就讓《世基生醫》基因小教室帶大家認識糖尿病用藥的區別吧!
●口服降血糖藥物
- 雙胍類(Biquanides)
就是Metformin,主要作用為延緩腸胃道對葡萄糖的吸收,促進周邊組織對糖份的利用,進而降低體重。是目前第二型糖尿病治療的第一線用藥,常見副作用包括金屬味覺、脹氣、腹瀉等腸胃不適、食慾降低、體重減輕等。過去研究顯示,不同基因型使用Metformin的效果可能會有所影響,因此您也可以選擇世基生醫提供的《心血管疾病精準用藥基因檢測》,預先知道自己適合使用什麼樣的降血糖藥物!
- 硫醯基尿素類(Sulfonylureas, SU)
例如 Gliclazide (岱密克龍), Glibenclamide (固利康) 等。主要促進體內胰島素的分泌,因此若是吃飯前吃了這類藥品,一定要記得吃東西,不然可能會有發生低血糖的狀況,像是頭暈、心悸、冒冷汗,嚴重時甚至會暈倒!除了可能會有低血糖的副作用,其他常見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(因為吃了藥一定要進食)、過敏等。
- 胰島素敏感劑 (Thiazolidinediones, TZD)
像是Pioglitazone (泌特穩),主要作用是促進胰島素發揮功能與減少肝臟製造糖份。副作用則可能會有體重增加、水腫、頭痛、疲倦、肌肉痛等。
- 葡萄糖苷酶抑製劑(α-glucosidase inhibitor):
如Acarbose (醣祿),透過抑制小腸的酵素,減緩澱粉類食物的消化,進而延緩糖類吸收的時間。常見副作用有脹氣、腹瀉與腹痛。
- 雙基胜肽酶-4抑制劑 (DPP-4 inhibitor)
像是Linagliptin (糖漸平) 與sitagliptin (佳醣維) 等藥物,透過抑制 DPP-4,使胰島素分泌增加。副作用有體重增加、心臟衰竭等。
- 鈉-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(SGLT2 Inhibitor)
例如Dapagliflozin (福適佳) 與Empagliflozine (恩排糖),Canagliflozin(可拿糖)透過抑制鈉-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,讓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,藉以達到降血糖的作用,如能夠有效正確的服用這類藥物,除可以控制血糖以外,更能達成體重控制的成效。但是同時也可能會有泌尿道感染、利尿、脫水、低血壓、與低血糖等副作用。
●升糖素類似胜肽1受體活化劑 (glucagon-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)
類升糖素胜肽-1 (GLP-1)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,進而降低血糖,常見的如dulaglutide(易週糖)與liraglutide(胰妥善)就是GLP-1類似物,是屬於較新一代的糖尿病藥物,無法口服而需要使用皮下注射。除此之外GLP-1也是體內負責調節食慾的重要因子,因此除了作為糖尿病用藥,同成分不同劑量的Liraglutide(善纖達)也就是市面上俗稱的減肥針(筆),可以降低飢餓感,增加飽足感,因此使用後就會吃得比較少,達到減重的目的,然而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您同樣可以參考世基生醫提供的《輕鬆瘦基因檢測》了解個體基因在使用此成分的成效。
結語
治療糖尿病藥物有許多種,醫師們會依據現有的常規治療指引為藥物選擇的依據,但是這樣的一體化的用藥選擇,不見得人人適用,也不見得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將糖分控制儘速達標,因此用藥前若能有個人化的用藥基因檢測,將更可以協助病友在選用藥物的過程中免除不必要的不舒適,更可以快速有效的將血糖控制達標。病友除了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服藥、定期追蹤血糖狀況與相關併發症之外,還需要搭配良好生活習慣、規律運動才能有最佳的治療效果喔!